龍船莊園(Château Beychevelle)位於波爾多(Bordeaux)左岸的聖朱利安(Saint-Julien),毗鄰龍船(Beychevelle)鎮,與聖皮爾酒莊(Château St Pierre)和歌麗雅酒莊(Château Gloria)相鄰。在1855年梅多克((Medoc)列級評定中,龍船莊園被評為四級酒莊。龍船莊園最早以出產極其細緻優雅且順滑的葡萄酒著稱。現在由於調配時加入了更多的赤霞珠(Cabernet Sauvignon),葡萄酒已經變得更加豐富,風味也更複雜。另外,酒莊帝王般的建築氣質與奢華的花床皆為吸引眾人的焦點。
龍船莊園擁有近400年的歷史。15世紀時期,酒莊為格萊利(Grailly)家族所有。1446年,酒莊被傳給富有且有權勢的弗瓦德·康達勒(Foix de Candale),當時它被稱為梅多克酒莊(Château de Medoc)。1587年,家族後人瑪格麗特(Marguerite)小姐嫁給當時波爾多地區的總督德佩農公爵(Duc D'Epernon),酒莊作為她的嫁妝轉入了德佩農公爵家族。德佩農公爵官運亨通,深得法國國王亨利三世(Henry III)器重,後來他成為了法國海軍總司令,權傾一時, 風頭無二。 總司令和夫人常住酒莊,為此,龍船莊園修建了豪華的城堡和後花園。這個城堡就是波爾多所有酒莊中最大的城堡,被稱為“波爾多的凡爾賽宮”。
據說,正是因為德佩農公爵,酒莊才改名為龍船莊園(Château Beychevelle)。酒莊的位置臨近吉倫特河(Gironde),後花園一直向河邊延伸,可以看到往來的船隻。往來船隻上的人們知道海軍總司令就住在這裡,為了表示對他的臣服和敬仰,都會自覺地向他敬禮。但由於河面太寬,用手敬禮未必能被看見,因此,他們後來以斜下半帆的方式以示敬禮。久而久之,這便成為當地不成文的約定。 船員們經過這裡時都會大聲喊“下半帆(Baisse-Voile)”。總司令聽見後明白其意,非常喜歡,決定以一艘下著半帆的龍船作為酒莊的標誌。 至此,首部飾有獅身鷲首怪獸(希神)的龍船成為了酒窖的守護神,並以象音單詞“Beychevelle”代表“Baisse-Voile”作為酒莊名字。
1642年,酒莊由蘭登公爵(Duc de Rendan)購得,隨後,傳給阿巴迪(Abbadie)家族,之後又賣給埃蒂安·布拉斯爾(Etienne de Brassier)侯爵。如今所見到的城堡正是這位侯爵在1757年修復和擴建的。1766年,布拉斯爾侯爵去世後,家道開始衰落,龍船莊園被逐一分割售賣,其中的一塊成了今天聖朱利安的二級名莊寶嘉龍酒莊(Château Ducru Beaucaillou)。 1800年,龍船莊園由傑克·康得(Jacques Conte)買下。1825年,龍船莊園又轉到朱利安(Julien)市市長皮埃爾-弗朗索瓦·蓋斯蒂埃(Pierre-Francois Guestier)手上,他同時經營著朗歌巴頓酒莊(Château Langoa Barton)和雄獅巴頓酒莊(Château Leoville-Barton)。這段時期,龍船莊園未能得到很好的管理,酒質不太穩定,在1855年的波爾多列級名莊評比中只評為“四級酒莊”。